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以其巧媚之性闻名。起初,他担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集书画奇珍,与蔡京相互倾心。他被推荐为西北监军、枢密院事,掌握兵权二十余年,其影响力遍及内外;时人称蔡京为“公相”,而他则被尊称为“媪相”。宣和四年,他的攻辽之举告失败,只能以巨款换取燕京等地的空城回国,并夸大恢复功绩。
随后,他逃至太原,再次南下与徽宗一同逃亡。宋钦宗即位后,童贯遭受处罚。在他的早年生活中,他曾在宦官李宪门下学习,从宫掖给事开始,就展现出预测皇帝意图的能力。当徽宗即位后,在杭州设立金明局时,童贯负责此项事务,这也是他与蔡京交往的开始。蔡京成为朝廷重臣后,对童贯深表信任,并推荐他参与征讨青唐的事宜。
尽管如此,当王厚统帅十万大军进攻湟州时,由于宫中失火,一道手谕禁止了童贯出兵。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他,最终收复了四州,被提升为景福殿使和襄州观察使。此后的几年的时间里,童贯不断晋升职位,最终成为武康军节度使,并领导讨伐溪哥臧征,以收复积石军和洮州而受到嘉奖。
然而,不久之后,恃功自傲的童贬开始独断专行,将将领选拔直接奏请徽宗,而不通过政府渠道,这让蔡京感到不满。随着他的声望日益增长,即便面对反对,也难以改变其政治地位。在一次被派到契丹地区执行使命期间,有人批评使用宦官作为使者,但徽宗坚持认为这是为了展示敌国所知,因此推广这种做法。
返回国内后,他继续掌控朝政,被授予太尉身份并担任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不久,又获得开府仪同三司签书枢密院河西、北两房职务。一段时间内,他主管整个枢密院事务,同时统领九镇,此时人们称蔡京为“公相”,而他则被誉为“媪相”。
在一次对西夏的战争中,由于战败连连,小小民众都咬牙切齿,但无敢言语。而当夏国提出讲和时,他们强迫馆伴接受誓书,使得汉人的土地流失,更有士兵因失去土地转向禁军队伍。这场战争最终导致了军政体系的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