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李恒,唐朝第12位皇帝,他的父亲是唐宪宗,母亲是懿安皇后郭氏,而他的外公便是那位著名的“醉打金枝”的主角郭暧。李恒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但他却是嫡子,对此唐宪宗并没有选择让他做太子的意图。在即位后的几年里,唐宪宗册封了郭氏为贵妃,却没有将其封为皇后,这引发了一场关于立太子问题的争论。
当时朝中形成了两种意见,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按照次序立次子李恽,而另一部分人则支持立第三子李恒。由于李恽的生母出身低微,同时又加上李恒作为嫡子的地位,以及他与郭子仪有着外曾孙关系的事实,使得大多数朝臣倾向于支持李恒,最终使得他被立为太子。
然而,这场争论也埋下了日后的宫廷悲剧伏笔。在元和十二年到十三年间,由于曾任太子侍读的官员们被免职,如同经历过风雨的人们重新站定,他们开始反思过去。而到了元和十四年,那些与宦官吐突承璀关系密切的人,如令狐楚等,则获得了重要职务,而吐突承璀本人正是支持者中的重要人物。当时的情况对待在这样的环境下的Li Heng非常不利,因为朝中的权力中心都掌握在他的异母弟、坚定信仰者手中,在这种情况下,Li Heng及其追随者决定采取行动进行反击。
尽管如此,唐穆宗并不长久地享受着快乐生活,只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因一次意外而病逝。他去世后不久,他的异母弟,即未来的大帝宣宗登基,并且二十多年之后才发布了一份关于父王死亡经过的情报,上述这份情报表明,“商臣之酷”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了。这一事件指的是楚穆王杀死自己的父王楚成王夺取王位。宣宗的话语意味深长,将三哥视作杀害自己父亲之人的罪魁祸首,并因此命令停止举行对光陵以及忌日行香活动,同时懿安皇后也遭遇暴卒。此刻,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历史长河中,无情总是在何处寻找它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