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各自为战”这一成语曾经以夸张的形式被描述,仿佛每个人都像独立行军的将士一般,独自面对千山万水。然而,这个成语最初的含义与其流传至今的意义大相径庭。
它出现在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这里,“各自为战”并非指单打独斗,而是形容不同的部队和盟友分别行动,不再受中央集权的控制,从而增强了自己的战斗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固定下来,其特定含义与原出处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人们担心有人仅仅基于现代语言理解古籍,因此“各自为战”的真实意图常常被误解。
事实上,它与另一成语“背水一战”源于同一个故事。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率领几万不听指挥的士兵远征赵国,但遭遇二十余万赵军据井陉之险待命。当时,韩信只留下一万人在河边布阵,让其他士兵退到后方。这一奇袭让赵军大笑,却最终导致他们惨败。胜利后,有人问韩信他的计策,他回答说:“这是按照‘陷之死地而后生’和‘置之亡地而后存’来施行的一种战争方式,每一个人都为了生存而奋力作战。”
这说明“人人自为战”并不是指单枪匹马作戰,而是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生存下去而努力抗争。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述:“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秋七月……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自为战,不如避之’”。这里,“人自为战”同样没有暗示独立作戰,而是描述的是不同势力的互相抵触和防御。
因此,当我们今天听到或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深刻认识到它背后的丰富历史内涵,并且不能简单地理解它作为一个现代词汇所表达的情感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