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甲午战争清朝不签订条约和日本死磕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很多历史爱好者不懂清朝,下面就跟随历史随心看小编看一看吧。

如果清政府拒绝签署条约,那么日军将攻占北京,接下去战局会如何演变,那么就要看慈禧有多大的决心了。

日本的直隶大决战计划

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清军在海陆两个战场上都是屡战屡败,因此不得不在1895年4月17日和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承认战败。在此前的谈判中,由于日本所提条件非常苛刻,因此光绪一直犹豫是否应该签署这份条约。而促使光绪最后下决心,就是因为日本对北京的威胁。

日军尽管在战争初期就占据了上风,不过对于日军来说也有一个麻烦,那就是中国太大了。尽管日军屡次击败清军,并夺取了辽阳一带中国领土,但是他们很清楚,即使攻占了整个东北也对于中国来说也不致命。

所以日本决定直接攻击北京,以迫使清政府屈服。由于从陆路进攻北京路途遥远,日本最后拟定的方案是集中七个师团的兵力在山海关一线登陆,然后直扑北京,并把这个方案命名为“直隶大决战”。

此时日军已经发现清军的战斗力低下,“直隶大决战”的唯一麻烦,就是山海关位于渤海湾内。北洋水师依托旅顺、威海扼守渤海口,日军如此大规模的登陆行动对海上运输要求很高,北洋水师的存在无疑是一个威胁。

因此日军首先发动了两次规模较小的登陆作战,夺取了旅顺、威海,全歼了北洋水师。然后在旅顺集结部队,为登陆山海关做准备。

为此在3月7日,日本大本营组建了征清大总督府,任命参谋总长小松宫为征清大总督。4月13日征清大总督府所有属员从日本出发,抵达旅顺。与此同时此前留守国内的近卫师团和第四师团也奉命坐船前往旅顺,日军开始了战争前的集结准备。

在伊藤博文和李鸿章谈判时,他并没有掩饰日本的打算,直接将这一作战计划告诉了李鸿章,李鸿章随即电告光绪。在日本赤裸裸的威胁下,光绪不敢再坚持,于是下旨李鸿章签字。

如果光绪拒绝签字,以日军的作战规模和清军在北京附近的兵力来看,显然清军不可能挡住日本的攻击,北京的失守在所难免。慈禧和光绪只有西逃一条路可选。

而接下来占据的发展,就要看慈禧怎么做了

在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日本政府就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筹集了22523万日元的军费,大约相当于1.5亿两白银。相比之下,清政府通过加税、商捐、向外国银行借债等方式只筹集到了6000万两白银的军费。显然日本的军费更加充足。

另外在战争期间,日本获得战利品高达1.198亿日元,折合白银近8000万两。日军一旦攻占了天津、北京,那么所获将更加巨大。所以日本的军费在一两年时间内并不是问题。

考虑到清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淮军、湘军、东北练军等部队已经损失惨重,接下去清军的抵抗将更加无力。因此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方式和日本作战,显然清政府的胜算不大。

对于慈禧来说,唯一击败日本的机会是迁都内陆,放权给地方督抚,让他们组织民团,不断袭扰日军,迫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日本毕竟是一个小国,如果战争能拖上七八年,那么耗也能耗死它。然而这么做的话,清廷的权力势必被大大削弱,汉人督抚的权力会进一步强化,这恐怕是慈禧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能不能击败日本,主要就是看慈禧做什么选择了。按照历史上她的所作所为看,恐怕慈禧宁可牺牲中国利益,也不愿意让自己的权力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