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破碎的岛屿生态链上,有一个略显“精致”的小国——文莱。这个小国位于加里曼丹岛的西北部,人口不过百万,国土面积仅有5765平方公里。不仅如此,这个可怜的小国还被马来西亚一分为二。
然而,在14世纪至16世纪时,古文莱却曾借助华人的帮助,统治着整个加里曼丹岛及菲律宾中南部,建立起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庞大帝国。文莱所在的加里曼丹岛,现在被三个国家瓜分,而文莱是三国中最小的,也是岛外再无其他领土的国家。那么,文莱是如何衰败至此?曾经的“文莱帝国”为何会从一个庞然大物沦落成袖珍小国呢?
帝国内忧
虽然迎来新生,但此时的文莱却面临一个更危险的敌人。菲律宾中南部的苏禄国觊觎文莱独特地理位置优势,意欲将其吞并。面对强邻,文赖只能不断退让以求自保。但幸运的是,一位来自明朝的大将黄森屏带领华人队伍前来支援。这支华人队伍掌握着更先进农耕和锻造技术,他们很快就发展成为加里曼丹岛东部的一股强大力量。在黄森屏出使和探索“婆罗洲”期间,加里曼丹岛发生了船难,但他带领同胞就地发展,最终帮助恢复了独立地位。
殖民与瓜分
但不久之后,将迎来了远方贪婪豺狼。在封建时代,大航海时代,是欧洲殖民者的疯狂时代。在东南亚控制着东西方海运走廊的地马六甲成为殖民者的首要目标。1511年,最早兴起葡萄牙殖民者攻破了马六甲城,从而彻底控制了这座关键海峡。
随后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列强也开始介入,并通过战争、贸易或内乱的手段逐渐扩张势力范围。这场恶劣环境下,小巧且脆弱的小邦如同蜗牛一般一步步向前,却又不能停留太久,因为它们总是在某种形式下的压迫之下挣扎求存。
内乱与覆灭
17世纪后半叶,由于英国实力的崛起,它们开始寻找更多机会在亚洲扩张。一系列内乱之后,不断削弱的小邦终于到了无法承受重负的时候。当英军探险家詹姆斯·布鲁克在砂拉越州平定叛乱后,他竟被任命为省都,这直接导致了英国与沙巴州之间紧密联系,为接下来英国对沙巴州进一步干预奠定基础。而这一切都没有阻止英国继续侵占更多土地直至1852年,当年的内部纷争最终导致原来的“庞大的帝国”解体,只剩下现在这样微不足道的一个弹丸之地,即今日的小型国家——布ру奈(Brun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