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中国人何以独具武侠癖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探究中国人独特的“武侠癖”之由

在深邃的江湖文化中,“武侠癖”成为了中国国民性的一面镜子,反映了中华民族沉淀下来的丰富精神财富。中国人对武侠文化的热爱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上,还影响了世界电影业,如好莱坞影片中的武侠元素。要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偏爱这类故事,我们需要从江湖文化说起,没有江湖化,就没有“武侠癖”。

有观点认为,武侠代表的是英雄,但这种看法并不准确。真正的英雄如孙、吴、霍、卫、岳、戚、文和林,他们都依附于正统体制,遵循法律规则,这是区分非正统与正统界限的关键所在。而枭雄如宋江、晁盖等,他们靠自己创造机会,不接受朝廷津贴,这是第二个重要点,是通过巧取豪夺而非劳动取得。

文学传统早已将这些归入不同的类型,一方面是讲述英雄故事,一方面是讲述豪俣故事,每种流派都有其特定的受众。在这个框架内,英雄不干家劫舍,而豪俣则离不开这一行为。至于“成者王侯败者贼”的说法,它似乎混淆了英雄与枭雄之间的界限,其实并无绝对界限,只不过说明枭雄可以转变为英雄,并且放弃打家劫舍,即可自称为王侯。

另一种解释认为,国人的崇拜源于对暴力的崇尚,对枪杆子背后的力量。但这只触及了一部分真相,因为秦始皇、成吉思汗和李世民虽然都是伟大领袖,但他们与武侠无关,与道德规范更是在一起建立制度,而不是像江湖中的豪俣那样存在于制度外。

真正理解“ 武侠癖”,我们必须认识到它源自江湖文化。“ 武侠”首先指的是那些拥有高超功夫的人们,同时也是游离在正式体系之外实力强大的角色。这一现象跨越了社会各阶层,从最低级的小喽啰到普罗大众,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儒教传统中崇拜的是忠义英雄,而在江湖中,则以武侠为偶像。明清以后,“三纲五常”、“五伦”、“八德”的概念逐渐被简化,最终只剩下“ 武” 和 “义”。因此,在现代社会里,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待这些问题持批判态度的人们都能找到金庸小说《鹿鼎记》这样的作品作为参考。

《鹿鼎记》通过主人公韦小宝这样一个流氓角色的事迹揭示了近代社会荒谬性的本质,以及 江湖化带来的颇具讽刺意味的情况——即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也能飞黄腾达。这部小说通过韦小宝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的大幅度改变,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导致了一系列伦理悖论,比如老实人吃亏坏人占便宜的问题。此情此景,让读者无法摆脱对于历史真相的一个再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