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生长于黄梅戏之乡安庆市怀宁县农村,程学勤耳濡目染于当地的黄梅戏演出与民间音乐。六岁时,他跟随一位瞎眼算命先生边走边拉二胡,十里路的追随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学时代,他每晚坐在门口聆听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的排练,这段经历成为他对音乐情感熏陶的一部分。
自学拉二胡并在十二三岁时用皮做了一把,因技艺高超,1954年他被民众黄梅戏剧团招进团担任主胡演奏。此后,他遇见了时白林,并由《春香传》激发创作欲望。他开始涉足作曲领域,但缺乏专业知识,只能通过勤奋好学来弥补。在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情况下,程学勤迅速胜任作曲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创作的作品数量惊人,从1955年的《杜鹃》到2005年的电视剧《明月清照》,共204部作品,是同行中无可比拟的典范。
程学勤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经验,其曲调优美动听,在民间广受欢迎。他认为保持原味唱法是黄梅戏应有的特质,而他的宗旨是“继承传统、发展传统”。他追求的是有个性、有生命力的作品,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这对于程学勤来说,是最高的追求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