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

管仲号称千古名相,改革家,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他在齐桓公不理政事的情况下,一个人挑起帝国大任,他为齐桓公出谋划策,提出来“尊王攘夷”的旗号。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更是奉管仲为偶像。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让齐桓公顺利成为霸主呢?

管仲曾经为公子纠服务,并射了齐桓公也就是公子小白一箭,但是齐桓公似乎忘记了一箭之仇,亲自来到郊外迎接管仲,并拜他为相。于是阶下囚变成座上宾,这是得管仲已经是人到中年了。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管仲似乎从来不管事,这让齐桓公很是疑惑。于是齐桓公就询问他为何没有任何的措施来帮助自己成就霸业呢?管仲说自己,贱不能凌贵,贫不能使富,疏不能制近。也就是说自己不够有钱、不够有权势,不能服众,于是被拜为仲父,也就是干爹。似乎这样看来,管仲很有心计,为了得到想要的可以把话说出花样来,为自己争取到了足够的荣华富贵,但是仔细想想这也是一种智慧,位高权重的人推行改革自然更简单。

有一天,齐桓公看着野外的鸿雁,大为感慨,喟叹自己的霸业何时能成。管仲对齐桓公说,齐国的人民才是称霸诸侯的根本。扩充军队对外征战不如从根本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他把老百姓分为士农工商,按各自的职业聚居在固定的地区,不许随意地流动,各司其职。这让经济得到了发展,百姓的生活也更太平,这显然也有利于君主的统治。他鼓励大家进行消费,因为在他看来只有消费上去了,社会的经济才会得到发展。他倡导让农民按土地的好坏来缴纳赋税。大大提高了收成。逐渐淘汰了井田制,开创了后世几千年的农业税,大大提高了封建经济的水平。

他把将同乡同村的士兵放在一个队伍里,可以有效缓解乡愁,更可以缓解军队里的矛盾,提高了军队的士气。他提出了“盐铁官营”,更在国库里存粮食,荒年赈济百姓,丰年从农民手中购入,这堪称是古代的宏观调控,很好地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也让百姓即使在荒年也有事物可吃。这一举措稳定了市场,增加了国家财富。他的一系列举措在古代封建社会不断沿用着,显示出了极高的智慧。经过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淘汰,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使用这些手段。

我认为,历史是需要实力的,但也需要运气,不得不说,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第一霸主,有他的运气成分在。他拥有很好的运气,运气是那一箭没有射死他,运气是齐桓公恢宏大度,不仅赦免了管仲的一箭之仇,更把整个国家毫无顾忌地把国家重任托付给他。历史环环相扣,一环扣错了,整个历史会走向完全不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