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为祖先曾居住在高甸,因此也被称为高甸吴氏。吴承恩祖父一代迁徙到怀安。吴承恩祖父曾做过教谕,但是到了父亲这代转为经商,家境也逐渐变得贫穷。
吴承恩的父亲在吴承恩小时就希望其上承国恩,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因此为其取名承恩、字汝忠,希望其能科举高中,光耀门楣。
吴承恩自幼聪明,博览群书,尤其喜欢看一些野史、志怪小说,也模仿书中的一些情节,写了几本类似的书,因此,在怀安当地颇有名气。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得到了时任淮安知府葛木的赏识,进入葛木所办的龙溪书院读书。
当时的名士朱应登认为吴承恩可读尽天下之书,故将自己的藏书分了一半给吴承恩,这极大地开阔了吴承恩的视野。
吴承恩颇具才名,能落笔成诗,文笔清雅流利,有宋代名士秦少游的风采,而且精于书法,擅长绘画,也很精通围棋。本来大家都以为他很快就能科举高中,但是吴承恩却在科举考场中屡次碰壁,多次会试不中,名落孙山。但吴承恩对志怪小说的兴趣却不减,到处搜寻奇闻轶事,丰富自己的见识,这样为他后期的写作奠定了很扎实的基础。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年近五十岁的吴承恩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在京师等待分配官职,但是吴承恩家境贫穷,没有钱去打通关节,因此迟迟没有被选上。六年后他才在好友、时任内阁大臣李春芳的帮助下出任浙江长兴县丞。
吴承恩任官期间,经常与好友痛饮,寄情于诗酒之间,并与当地名士来往。但是不久,吴承恩就因为被人诬告,又加上看到官场的黑暗,所以辞官而去,到南京一带生活。
当时的吴承恩官场失利,家境贫穷,心中郁郁不平,因此他决定写一部志怪小说抒发心中的郁闷,同时表达自己的不满。而在当时根据大唐高僧玄奘只身赴印度学习佛教教义而改编的《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已在民间广为流传。
书中为了弘扬玄奘的业绩,对玄奘的描写有些神话的色彩,而据此延伸出二郎神、齐天大圣猴行者、沙僧等形象。吴承恩决定整理、丰富加工这些内容,写出一部关于玄奘取经的志怪小说。吴承恩历时八年,写成了中国第一部长篇神魔章回小说《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六十余万字,创造出了孙悟空、猪八戒等经典形象。
而其中的孙悟空本领大,不怕天地,有着勇于反抗的不屈精神。全书讽刺幽默,与以往的取经故事有很大的不同,被后人誉为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后来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流行于世。
当时,《西游记》成书后没有被正式流传,而是被朝廷列为。因为《西游记》是尊佛抑道的,而在朱棣继位后,明朝就把道教列为国教。当时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更是自封为“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而且宠信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封他们为国师,服用其炼制的“仙丹”以求长生不死。
而在《西游记》中车迟国皇帝同样是信奉道教,封为国师的虎力大仙、羊力大仙、鹿力大仙最终被孙悟空施计斩杀后,显露出妖魔邪道的原型,故此被认为影射当时的皇帝朱厚熜。
书中有孙悟空曾说过“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之类的大逆不道的文字。因此《西游记》成了明朝第一,不得刊印,直到后来才广为流传。
吴承恩写完《西游记》后,家境没有任何改善,依然贫穷如洗,而妻子早死,又没有子女,晚年吴承恩只能依靠卖诗文为生,非常凄凉,终年约八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