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哀公十七年》引子谷言载:“(初)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是以克州、寥,服随、唐,大启群蛮。”
(作者:哈尔滨李少波)
一、鄀国的起源
1、鄀国,也称若国、婼国。是夏代时期的侯国。其始祖为昌意。
2、鄀国来源于古婼氏。古婼氏与同族古允氏是最早的氏族,出于弇兹氏,是远在炎黄之前就有的氏族及姓氏。
(1)“有巢氏”,原始巢居的发明者,为防御野兽侵害,他教人构木为巢,后又发明穴居。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
(2)“燧人氏”,发明了“击石取火”,取代了雷击引火和钻木取火方式,为人类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3)燧人氏与弇兹氏结合,形成了弇兹合雄氏。有三大分支:一为大鵹,二为少鵹,三为青鸟。弇兹合雄氏以玄鸟为图腾,其三大族系合称“三柯氏”,也称三青鸟氏,即东夷族之先祖。
燧人弇兹氏自立姓氏为“风”,这是中国人最早之姓。燧人氏的直系除风姓外,还有允姓和婼姓,为燧人氏最早的三大姓。
燧人氏末期,其分支遍布中华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兹氏、允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
(4)其中华胥氏分出伏羲氏。伏羲氏的后人为神农氏炎帝族(姜姓)及轩辕氏黄帝族(姬姓)。经过征战、融合后,形成了“华夏族”。又经少昊、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尧、舜时代,传至大禹后,大禹的儿子姒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王朝。
3、炎黄之前,古婼氏(婼姓)一支由古若水(岷山之雅砻江,即金沙江上游)与古允氏(允姓)一支,就东迁居至黄河两岸了。古允部落居沇水之畔(河南孟州市南庄镇沇河村一带),沇水即济水。古婼部落居渃水之滨(河南汝州市东南一带)。渃水即汝水,为女娲部族居渃水后,又称汝水。古若、汝通用。
古婼氏(婼姓)在炎黄之前,已居渃水之滨(河南汝州市东南一带),形成婼部落。
二、姬姓若国的建立
高万须先生所古若国之论,极为可信。
1、 古“扶桑国”即是古若国。
《吕氏春秋》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宕处空桑,乃登为帝。”
《史记·五帝本纪》载:“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帝王世纪》载:“黄帝居若水。” 鄀国原始就有扶桑,“扶桑国”就是古若国(鄀国)。
《山海经·海外东经》载: “下有汤谷,上的扶桑,十日所浴, 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经·大荒东 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其大意是:汤谷旁的山上长着“扶桑”,又为“扶木”,太阳就从上面升起。如今,汤谷、黑齿之所在断不可考。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曰:“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叒木也。”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盖若木即谓扶桑。扶,若字,即榑,叒字也。”
《康熙字典》:“徐 曰:叒,亦木名,东方自然之神木”。
《词源》:“若”为“叒”的异体 字。也就是说 ,古时候,扶、若、榑、叒的读音(ru)是相同的,写法不同而已。
2、 若水即今汝水。
古“若”与“汝”通假,读音相同为ru,若水即为汝水。
《康熙字典》载:“古人读若字为汝,故传记之文, 多有以若为汝者。”
“昌意,降居若水”,其意为若水之名原已有之,后“昌意降居”。
这若水之名则来于炎黄以前,弇兹合雄氏之后裔东迁的古婼部落,居渃水之滨(河南汝州市东南一带)。即若水因古婼部落居此而得其名。
3、 黄帝末期,黄帝之子昌意(姬姓)居若水,占居了若水之滨的古婼部落之地(河南汝州市纸坊镇一带),建立了姬姓若国(婼国),“若(鄀)”是昌意所初封国号。纸坊镇古称梁县、梁镇,有梁城。昌意入若,取代古婼部落。
《世本》曰:“婼,姬姓之国,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为诸侯,此其后也。”
《系本》云:“鄀,姬姓之国。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为诸侯。
4、 若国的中心区在今河南汝州市纸坊镇一带,至今已发现纸坊镇的阎村、中山寨、赵落、纸南、安沟、煤山、洪山庙 等40余处若国及婼部落遗址和许多二次墓葬,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石器等文物,其中闻名于世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就出土于阎村遗址。阎村遗址旁边的黄涧河(俗名黄家河,古称黄水),是为纪念黄帝而以其帝号而命名。
纸坊镇,即汉代的梁瞿乡。光武帝刘秀曾在承休城东南的梁瞿乡驻军,后称古梁镇、和丰乡。明代时期改称纸坊街,后称纸坊镇。
颛顼帝生于汝水(若水),曾经随母亲昌仆游居于空桑(河南伊川县)外祖母家,十岁时曾到伯父封国少昊国(山东曲阜市),助青阳帝治理九黎族,二十岁在空桑(今伊川县一带)加冕登帝。后迁至帝丘(河南濮阳市)。
5、 颛顼帝迁帝丘(河南濮阳市),昌意族随之迁昌意城(河南濮阳市之北的南乐县)。
南乐县,传黄帝之子昌意曾经在此居住,并筑有昌意城,又有仓颉墓,距颛顼帝丘(河南濮阳市)35公里。汉初因置乐昌县。“乐”取沃野平壤、茫茫乐土之意。西晋改为昌乐县,隋时县废,唐复置。五代后唐避庄宗祖父李国昌讳,因唐代昌乐县治在汉晋故治之南,更名南乐县。
三、允姓若国
1、高阳
(颛顼)时期,昌意族北迁后,将昌意故地若(河南汝州市纸坊镇一带)封允格族,取代姬姓古若国,从此为允姓之若国。
《世本》曰:“若水,允姓国。”若姓也同婼姓。
《辞海》亦载有:鄀,古国名,允姓。
2、虞舜时期,随着大禹治水成功,夏人的威望及势力逐渐扩大,帝舜为巩固自己的政权,削弱夏人的势力,将亲夏的允姓若国的一支,允格的后人,强迁移至幽州(北京市一带),后来这支允格后裔与当地戎人融合,成为阴戎的始祖。
《路史·后纪七》载:“黄帝生子清,清生子少昊氏,亦即金天氏。金天氏生倍伐、般。般生昧,昧生允格、台骀,允格生阴戎,是允格之后以允为氏。允格封都,有子都姓,虞帝投之幽州,是为阴戎之祖。”
《汉书 · 地理志 》曰:“有子鄀姓, 虞帝投之幽州, 为阴戎之祖 ……”
《姓纂》载:“允格封於诺,有子诺姓,舜投之幽州,是为阴戎之祖。”
3、夏代时期,因帝舜对允姓若(鄀)国(河南汝州市纸坊镇一带)向幽州的分割,成为为小国,臣服于夏。
4、商代中期,允姓鄀国与商王武丁的关系密切,至商王武丁后,商都一直座殷(河南安阳市)。鄀国是商王朝畿内实力较强的方国。其首领多在商王室任要职,从出土的商代鄀国铜器铭文看,如《若癸鼎》、《若父己爵》等,鄀部族首领“亚若癸”、“ 亚若父己”均世服于商王室(注,“亚若癸”之“亚”为职官或爵称在商周王室中具有较高的权力和地位;“若”为国名;“癸”指鄀之首领或国君名)。鄀国经济或与商王朝息息相关,商王时常问卜鄀的年收成情况,甲骨文卜辞有“若受年”的记载。
5、西周初期,周武王灭商后,迁亲商王朝的允姓鄀国至商密(河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商密后称上鄀。
上世纪末,在河南淅川春秋楚墓中,出土了一件簠,有铭文:“上鄀公簠”,故为上鄀。
《路史》云:“鄀为少昊之后,允姓。周时为子爵国。春秋后期亡于楚国。”
四、商密之地的鄀国
1、商密之名的来历
(1)商密之商,即古商洛之地,今陕西商洛市、商南县即丹水一带。
《竹书纪年》载:“帝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故名丹朱。舜为帝后丹朱勾结三苗叛乱,被舜击败遂封子义均于商。”
《路史》曰:“帝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
即是舜为夺尧位,将尧子丹朱远封于丹水(陕西淅川县一带),尧卒舜继位后,丹朱率三苗之兵伐舜,舜派子义均征剿丹朱,双方在丹浦展开大战,丹朱战败。舜封子义均于商(陕西商洛市),称商均,以监视丹朱。后又封丹朱于房(河南遂平县)、封商均于商丘(河南商丘)。故称今商洛之地为古商地。战国时期,秦臣卫鞅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秦王封卫鞅于古商地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2)商密之密,即是商代末期,周文王灭姞姓密须国(甘肃灵台县西百里镇古城村),将亲商反周的密须国密国君王、贵族及臣民,押回至已被周所灭亡的程国(陕西咸阳市北)之地。西周初期,一支居程(陕西咸阳市北)不愿随周公东征东夷的姞姓密人,向东南逃迁至丹水一带,占居古商地,因密须人居古商地,而称商密(湖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
2、商密之位置
(1)西周初期,周武王灭商后,迁商亲国允姓鄀国至商密,重建鄀国。鄀国在丹江之畔,建都城于商密,后称上鄀。
(2)丹水县
《水经注》 卷二十 漾水、丹水… 水又径丹水县故城西南。县有密阳乡,古商密之地,昔楚申息之师所戍也。
《左传》僖二十五年,秦、晋伐鄀,楚人以申、息之师戍商密。班固曰:丹水县有密阳乡。
《河南第六行政区疆域沿革考稿》记载,丹水县的故治在河南省淅川县寺湾乡故城村(今名史家料村),又据《淅川县志》记载故址位于大石桥乡柳家泉附近。春秋时期,古鄀国在商密地。
秦代置丹水县,属南阳郡。班固说:丹水县有密阳乡,即故商密也。刘邦破宛,引兵西至丹水,后入咸阳。此丹水县即今淅川县寺湾乡史家料村。
北魏时期,丹水县城迁至今淅川县大石桥柳家泉附近,属顺阳郡。
明代时期,淅川县城在今淅川县老城镇一带,已被水淹。
(3)汉置丹水县,即是今淅川县寺湾乡史家料村的古残城遗址,古商密(鄀国初都城),经考古鉴定为西周时期至古城墟。
北魏丹水县,即是今淅川县大石桥柳家泉附近。
五、西周时期的鄀国
1、西周初期,周武王移封允姓鄀国至商密(湖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自西周以后,鄀国与楚国有密切联系,要了解鄀国历史,必须先搞清楚国前期历史,才能更深地了解鄀国。
2、在周文王时期所封的楚(即“楚子”),在楚山(陕西商洛市一带)建立芈姓楚国,鬻熊为第一任国君。
文王死后,武王继位,鬻熊参加了岐阳伐商会盟,率楚人随周武王东进灭了商王朝。鬻熊死后,子熊丽继位。周公为避谣居于楚山,熊丽以礼相待,周成王封熊丽为楚君。
楚君熊丽之子熊狂带楚人沿丹水东下,过鄀国商密(湖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至丹水、淅水汇入之处夷屯的“龙城”(湖北淅川县仓房镇东下寺,今已被丹水淹没)。当时楚国势力远小于鄀国,只能与鄀国友好相处。
3、楚居丹阳至熊丽之孙熊绎时期,熊绎领楚人在丹阳(湖北淅川县仓房镇东下寺)北近处抓获了一头鄀人走散的牛,并没有去找丢牛的鄀人,而是连夜把牛给宰杀了,作为新建占卜祭祀的宗祠祭品。可见当时楚国及为贫穷。
《楚居》载:“至酓绎,与屈紃,思鄀嗌,卜徙于夷屯,为楩室。室既成,无以内之,乃窃鄀人之犝以祭。惧其主,夜而内尸,抵今曰夕,夕必夜。”
4、西周中上期,周康王之子周昭王时期,楚人与周关系恶化。周昭王带周师大伐楚人,战于汉水,并淹死于汉水。其子周穆王为父复仇继续伐楚。
《史记·周本纪》载:“昭王南巡守,不返,卒于江上。”
《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篇》曰:“周昭王亲将征荆,辛餘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返涉汉,梁败,王及蔡公坠于汉中。辛餘靡振王北济、又返振蔡公。诸家所说互异。叔师言楚人沉之,当得其实。”
鄀国(湖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依丹水,是小国,成为周师(军队)频繁过往之地,是周师(军队)通往汉水伐楚的重要西路通道及补给站。鄀国不得以支持周朝人楚,从此楚人视鄀国为敌了。
六、春秋时期的鄀国
1、若敖并鄀
(1)西周末期,周幽王无道,申犬袭周灭西周,周平王迁都洛阳,秦国封于周之地,但其地仍为戎人之控。
楚君熊仪乘势向北,由楚居地乔多(湖北保康县马桥镇、歇马镇间的沮水两岸)北上,夺地扩疆,北过汉水,结盟郧国(湖北十堰市郧阳区,旧郧县),征剿并灭了鄀国,夺占鄀国之地设为鄀邑。鄀国成为楚附属国,鄀都商密(湖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为楚之陪都,楚君熊仪居鄀邑,娶郧国之女为妃,生斗伯比。
《左传·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载有:“初,若敖娶于郧,生斗伯比。”
(2)一支不愿意臣服于楚的鄀人,则向西逃迁。鄀人越过秦岭皱褶地带,经河谷盆地(安康市一带盆地)、南郑(陕西汉中市南),又南下至巴山山脉的米仓山,定居在诺江之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北诺水河镇),诺江(诺水河)即鄀人所居而命名。
(3)楚君熊仪死后,因灭鄀、居鄀,故谥号称“若敖”。其郧女所生后人为若敖氏,又分斗氏和成氏两个支系,后来都在楚国任要职。
楚君熊仪之子斗伯比封居于楚国故地,即淅川丹阳(湖北淅川县仓房镇东下寺),为斗邑。监管鄀国,后成为楚武王扩疆的重要大臣。
《楚居》载:“若敖酓义皆居乔多,若敖酓义徙居鄀,至焚冒酓帅自鄀徙居焚,至宵敖酓鹿徙居宵。至武王酓彻自宵徙居免,焉始称王,祭祀致福,众不容于免,乃溃疆浧之陂而宇人,焉抵今曰郢。”
楚若敖熊仪之子楚霄敖熊坎,后迁居于霄(湖北谷城县西之肖山),即有肖家冲、肖家沟、肖家村、敖家冲。即《水经注》“粉水出房陵县,东流过郢城南”的“郢城”。
粉水即南河,霄、郢城即古筑阳县,今谷城县。谷城县原在酂县(已被水淹)与阴县(今傅家寨镇附近)之间。
《郡县制》载:“汉水又东南,径涉都县东北。又东南,过酂县之西南。又南,径谷城东。又南,过阴县之西。沔水又东南,得洛溪口。又南,过筑阳东。”
2、楚国分鄀
(1)春秋初期,公元前735—720年期间,楚君熊通居免(湖北谷城县东汉水对面仙人渡镇一带),楚国与邓国交好,熊通娶邓侯女邓曼为妻之。鄀国远在楚边疆,只是由斗邑(湖北淅川县仓房镇东下寺)的楚人监管。
(2)楚君熊通攻克鄀国
公元前720年左右,鄀国叛楚作乱,楚君熊通率楚军北上,攻克鄀都商密(湖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鄀国从此又成了楚国的附庸。楚军俘虏了鄀臣观丁父。楚君熊通见其有才华,说降观丁父,并任楚军统帅。
公元前698年—690年,观丁父率楚军,跟随楚君熊通攻灭了州、蓼(河南唐河县)等小国,了随、唐,大启群蛮,立下大功。又灭权国(湖北当阳市东南)、罗国(湖北宜城市西)、鄢国(湖北宜城市南)。使楚国夺占了今荆州汉水中游一带。楚君熊通称楚武王。
《左传·哀公十七年》引子谷言载:“(初)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是以克州、寥,服随、唐,大启群蛮。”
(3)楚文王封鄀子国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南中暴卒,楚文王熊赀继位。楚文王为防刚剿灭的汉江中游各国反扑,同时也为鼓励楚军功臣鄀人观丁父,封原鄀臣观丁父于鄢、罗之地(湖北宣城市南),建立鄀子国,为下鄀。以监视鄢、罗等国,并迁去商密的鄀人,造建新鄀城。
新鄀城位于今属湖北钟祥市北的汉江东岸丰乐镇,西依汉水、东靠洪山,是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也是荆襄平原的重要通道。
鄀子国之地即今湖北钟祥市北,汉水东岸的丰乐镇一带。
《路史?国名纪乙》载:“宜城南有鄀亭,山上有城险固,(有)鄀乡、鄀水。”秦时,于此置若县,东汉改为鄀县,隋初建为鄀州。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九载:宜城“县东南九十里,春秋时鄀国,自商密迁于此,为楚附庸,楚灭之而县其地。”
这样,自春秋的楚文王时期(公元前689—680年),共存两个鄀国,一是丹水商密的允姓鄀国(湖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称上鄀,是周武王所移封。二是汉水宣城南的鄀子国(湖北钟祥市丰乐镇),称下鄀。下鄀即是楚文王封鄀臣观丁父的鄀子国,是楚附庸国。
(4)楚文王末期,对楚的附庸国实行了“国、县兼管”制度,即在楚属的各国设县,各国君管理本国国民,楚国派令尹(县长)及司马(驻军头)进行监督管理。各国(县)的令尹及司马可直接进楚都向楚王秉奏。鄀国及鄀子国都有楚王派去的“令尹”“司马”。
4、秦人伐鄀
(1)春秋楚成王时期(公元前635年)秋,秦、晋两国联合起来攻打秦楚边境的鄀国(湖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秦是伐鄀的主谋和主力,晋国只起呼应作用,并未真正出兵。起初,楚成王不甚在意,以为只是一般的边境纠纷,因鄀令尹和司马都还在郢都,只是派临近的申公(申县县尹)斗克和息公(息县县尹)屈御寇以申、息的县师去戍守鄀都商密。秦师绕过商密到达其东面的重镇析邑(湖北淅川县老城镇一带),把自己的役徒起来,冒充析人,再转向商密方向西进。秦师趁夜色掩护,包围了商密。入夜,秦人燃起火炬,伪装与申公、息公盟誓。城中鄀人见此情景,以为被楚国出卖了,一传十,十传百,都信以为真,未任何反抗便献城投降了。秦师随即挥师东进,再突袭前来戍守的楚申、息之师。申公、息公疏于戒备,都成了秦军的俘虏。秦人怕楚国大军追来,匆匆离开商密回到秦国。楚令尹子玉闻讯,当即发重兵追击,但没有追上。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楚成王三十七年):“秦、晋伐鄀”。杜预注曰:“鄀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鄀县。”孔颖达疏曰:“言本在商密者,据在后移都,称旧鄀以为本耳。其实此时在商密,后始迁鄀县。国至彼县而灭,故彼县专得鄀名。……国名为鄀,所都之邑名商密。”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秋,秦、晋伐鄀。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昏而傅焉。宵,坎血加书,伪与子仪、子边盟者。商密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弗及。
(2)公元前622年,鄀国在亲近秦国还是楚国的问题上来回摇摆,即成语“朝秦暮楚”之来意。秦国攻入鄀都商密(湖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秦国占有鄀地。楚穆王未予理会,后来鄀国又叛秦向楚,楚人便又夺回鄀都商密。
《左传?定公四年》载:“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鄀”。
《左传?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楚穆王四年);“秦师攻打朝秦暮楚的鄀,城破,楚穆王未予理会。不久,鄀又背秦向楚,楚穆王便让鄀君举族南迁至楚国腹地”。
(3)楚灭上鄀
公元前622年,楚人夺回鄀都商密后,楚穆王彻底撤除商密之允姓鄀国(湖北淅川县老城镇一带),设为楚之丹水县,即上鄀。迁鄀人至鄀子国(湖北钟祥市丰乐镇),丹水县为楚国北疆,由楚人管理及坚守。允姓鄀国彻底灭亡。
七、楚设鄀郢(都)
1、春秋末期,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十年),吴楚柏举之战,楚国战败,吴国攻入楚国都城郢(湖北荆州市江陵县纪南城),于是楚昭王逃至大洪山之西、汉水边上的易守难攻鄀子国(湖北钟祥市丰乐镇),称鄀郢。
次年,吴师撤退,楚昭王回到郢。下一年也就是楚昭王十二年,吴国击败楚国舟师,楚人又有之忧,于是楚国将都城从郢迁移至鄀(湖北钟祥市丰乐镇),因有险可守,以躲避吴国的锋芒。楚国人习惯称呼都城为郢,于是成为楚国都城的鄀郢,又被称为北郢。
《左传?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楚昭王十二年):“吴太子终累败楚舟师(水军),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楚国大惕,惧亡。子期又以陵师(陆军)败于繁阳。楚国水陆两军都被吴国打败,于是乎迁郢于鄀,而改其政,以定楚国。”
2、楚并鄀子国
公元前504年,楚昭王熊珍逃避于鄀城为临时楚都,就此鄀子国被楚所并。鄀城成为楚都,称鄀郢、北郢。
《括地志》云:“楚昭王故城在襄州乐乡县东北三十二里,在故都城东五十里,即楚昭王徙都鄀城也。”
3、公元前489年(楚昭王末年),吴国受越国牵制而再无力征楚,楚国又与越国结盟抗吴国,楚国也逐渐恢复了国力。楚王则由北郢(鄀国之都城),迁回郢都城(湖北荆州市江陵区纪南城)。
楚昭王迁回楚都郢,设鄀城为鄀县。鄀子国的鄀城(丰乐镇)原属湖北宜城县,今属湖北钟祥市。
鄀城,秦置若县,汉置鄀县,北周时废其县,因原县北有丰乐河汇入汉水,后称丰乐镇。
鄀子国灭后,其鄀人称为若姓。
网名:人学研究网人类文明通识智库
网址:www.renxueyanjiu.com
责编:人学网中华文明板块华夏春秋子网站文史考古栏目紫天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