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必赏有恩必报中国历史瞬间变得更Diao

我很佩服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威武风范,他像岳飞、张俊、刘光世一样被誉为“中兴四将”,曾担任枢密使、太师,封为咸安郡王,被封为达人臣之极。他为人正直,曾经因为岳飞被陷害一事,公开斥责权相秦桧,结果招致了后者的记恨。按照“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原则,韩世忠被谗杀的风险极大,但最终他为何能善终呢?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1. 对于国家有功,对于皇帝有恩
其实,韩世忠早在北宋末年就已经因斩杀西夏驸马、擒获方腊而闻名于世。进入南宋后,他更是因为黄天荡、大仪镇两场大捷成为有万民敬仰的英雄。在黄天荡大捷中,他甚至几乎擒获了金国主帅完颜宗弼。因为他的功劳太大了,所以即使他怒怼权相秦桧,但国家和皇帝还是需要他来为国家效力,这给了他生存的基础。
2. 坚忍不屈,不畏权势
韩世忠曾在位权之争中遭到强烈的排挤,身处危机之中。但相比较于许多人会选择屈服,他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仰。他不畏强权,坚守自己的原则,最终换得了尊重和信任。
3. 结贵人缘,以致得以善终
韩世忠的贵人缘是他得以善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他被害的危机时刻,他的儿女曾经向富有人情味的宰相张浚求援。张浚虽然不敢明言支持韩世忠,但却暗中替他通风报信。最终,他得以保住自己一命。我真心觉得,韩世忠对于国家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皇帝少说也是个能救命的人。还记得那个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在杭州被侍卫大将苗傅、刘正彦软禁,甚至威胁到他的生命安全,如果不是有韩世忠等人举兵“勤王”,高宗恐怕这辈子就完了。高宗因此对韩世忠一直很感激,曾经痛哭着拉住了他的手。后来,高宗又多次慰问、嘉奖了他。

从此,我成为了高宗的恩人和心腹,宋高宗对我是绝对信任的。公的方方面面,私的一言一行,我都能为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只有犯下十恶不赦的重罪,高宗才会“动刀子”。何况,我一直非常了解帝王心术,知道什么话题是要避免的,不去调查皇帝私生活,这些点我都非常注意。说实话,当年还和张俊、刘光世一起驰入城,直接保护了高宗,稳定了江南局势,对此我默默为自己点了个赞。对于我来说,宋高宗心里有两条禁忌话题,迎回二帝和择立储君,我也做到了从不触碰这两个话题。虽然高宗一直在高调宣传迎回二帝,但我知道他内心更希望二帝烂在北边,所在我的宣传策略只是口号该喊就喊,绝不在实际行动上付诸于行动。至于择立储君,这确实是高宗的难言之隐,我以及任何大臣都不能主动问,更不能替皇帝做决定。我通过做到这两点,赢得了高宗的信任和放心。

我深谙帝王心术,知道触碰哪些话题可以避免引起皇帝的反感和猜疑。我从来都是按照高宗的指挥行事,从不会主动触碰任何敏感话题。与岳飞相比,我认为自己的表现更加乖巧,更加符合皇帝的要求。战,也无法得逞。我从不拥兵自重,完全遵守朝廷制度,坚决服从指挥。战争结束后,我会马上交出兵权,绝不会在朝时碰任何兵权相关的事情。这样的表现让高宗彻底放心,绝不会担心我会对朝廷不利。虽然有人像秦桧那样嫉恨我,但是我已经晚年了,此时心灰意冷,担心秦桧会陷害我,便辞官回家。退役后,我一直谈佛论道,平淡地生活。时不时我也会带着一两个童仆,骑驴去西湖,品尝美酒,欣赏景色。这样我既能谦抑自退,让高宗欣慰,也能让自己过得轻松愉快。我发现再利用离间计也毫无用处。于是我关闭了家门,不再接待任何客人。我绝口不提军事,浑身上下都不带一点武器,随时准备远离政治。我喜欢骑着驴,带着一两个童仆,带着美酒,在西湖畔漫步,享受自然的美景,摆脱了世间的纷扰。平时我几乎不见将领们,更不干涉朝政。我已经废弃了兵权十年之久,习惯了这种淡然若仙的生活,好像从来没有拥有过权位。我晚年越来越爱好禅修,自称为清凉居士。正是由于以上三点原因,我能够安享晚年,摆脱风波,有一个好的终结。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我因病去世,去世时年虚龄六十三岁。